6月24日,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遭遇超3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浑浊的泥浆裹挟着杂物涌入家园,冲毁了道路、淹没了农田、浸泡了房屋。随着洪水逐渐退去,满目疮痍的家园和亟待解决的生存困境成为摆在他们面前最严峻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为切实帮助贵州榕江县遭受洪水重创的居民,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腾讯基金会”)联合壹基金等机构迅速行动,发起“筑力黔行”系列数字救灾行动,将关怀精准送达。7月1日榕江县场坝社区的志愿者们已通过数字关爱平台有序开展清淤等工作。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一位大哥带着儿子前来核销关爱卡,领取救灾箱。小朋友拿到救灾箱后,兴奋地抱在怀里,迫不及待地想要打开看看里面有什么。
大哥告诉我们,这次洪水冲毁了家里的一切,所有家电都被泡坏了,现在连做饭的锅碗瓢盆都没有。他说,今天原本在家清理被淹的物品,刚把损坏的碗筷扔掉,就接到社区通知可以来领取物资,没想到今天领取的物资正好有新的锅碗瓢盆,真是来的太及时了。
腾讯基金会通过数字关爱平台,创新采用线上 “关爱卡” 的形式,精准且高效地向榕江县富民社区受灾居民发放 “榕江救灾温暖箱”,救灾温暖箱包含三类物资:卫生用品、应急生活用品、锅具套装。“关爱卡”不仅极大简化了传统物资发放的复杂流程,还避免了灾后线下聚集可能引发的风险,实现了援助资源的精准触达。
“关爱卡”物资发放现场
在整个援助过程中,数字化管理发挥了关键作用,让每一份 “关爱卡” 的申领及物资流向都清晰可查,充分保障了援助工作的透明度与公信力。受灾居民无需四处奔波,通过线上操作就能便捷完成申领,得以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家园重建之中。
“关爱卡”物资发放现场
腾讯基金会联合壹基金同步发起榕江县「数字以工代赈 助力家园恢复」专项行动,为榕江灾后重建按下 “加速键”。针对受灾群众生计难题,专项行动为受灾社区居民,尤其是因灾失去收入来源的群体,提供通过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劳动获取合理补贴的机会。这一举措不仅为居民带来及时收入,缓解经济困境,更维护了劳动者的尊严,帮助他们在困境中重拾希望。
在环境恢复方面,积极组织居民志愿者投身社区公共区域的废墟清理、淤泥清除、环境消杀、障碍排除及基础设施简易修复等工作。这些举措有效降低公共卫生风险,为社区全面重建扫清障碍,助力家园环境尽快恢复整洁有序。同时,居民在共同劳动中增进邻里互助,重建社区归属感与凝聚力,实现环境恢复与社会关系修复的双重推进。
“数字以工代赈”现场
腾讯基金会与合作伙伴通过“关爱卡”和“数字以工代赈”的创新模式,高效、透明地回应了榕江受灾群众在基本生活保障、环境卫生整治和生计恢复方面的迫切需求。从紧急援助到可持续的重建支持,“筑力黔行”正与榕江人民一道,在废墟上播种希望,于困境中携手前行,共同迎接家园复苏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