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至11日,响应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宣传日的通知,在北京美团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壹基金和石家庄蓝天救援队联合主办的“河北省社会力量应急救援队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区域响应机制建设演练暨集训活动”在雄安新区安新县白洋淀顺利举办。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我国雨带北移,北方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概率及程度加深。2023年京津冀地区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就是典型案例。
本次活动是壹基金与美团公益联合发起的美团防灾减灾救灾水域救援社会力量发展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系统响应+实战演练+专业集训”三位一体模式,组织了河北省石家庄市、保定市、沧州市、廊坊市等中部区域12支社会应急救援队,开展联合水域应急救援演练和队员集训,旨在提升队伍水域联合救援能力,以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北方水域救援新挑战。
在提升和检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实操能力的同时,本次演练重点推动区域性“政社”及“社社”协同机制的完善。在河北省应急管理厅救援协调处的指导下,通过应急管理部门已有的政社协调系统模拟真实的灾害响应流程,模拟真实的灾害情况下,社会力量如何快速在政府统筹下开展救援、做好辅助工作。同时参考联合国的协调机制,建立区域性灾时现场响应和协调机制,提升灾时灾区队伍之间的协作能力。
石家庄蓝天救援队现场讨论图
接待和撤离中心(RDC)
据负责本次活动策划实施的石家庄蓝天救援队督察组长王飞介绍:“本次活动的联合演练参考了《INSARAG(国际搜索与救援咨询团)指南》。INSARAG成立于1990年,由参与过1985年墨西哥地震和1988年亚美尼亚地震联合行动的专业国际USAR(城市搜索与救援)队伍联合发起,是全球灾害救援核心协调组织,在尼泊尔地震等灾害中迅速调配资源,开展评估和协调工作,提升了救援效率和质量。
本次联合演练行动参照指南标准,模拟水域救援场景下,建立接待和撤离中心(RDC)和现场行动协调中心(OSOCC),协同多队伍联合行动,并根据地理条件对灾区进行分区,有效为不同队伍分配救援任务,通过演练提升队伍间联合救援协作能力。”
到达现场图
现场演练图
5月8日晚,河北省应急管理厅通过社会应急力量社会救援协调系统“发布灾情(模拟)”,正式启动应急演练。各队伍通过系统申请响应,12支队伍获得省厅审批,紧急准备72小时保障物资。
工作任务分区图
5月9日,恰逢暴雨。上午,首支到达灾区的属地队伍石家庄蓝天救援队便在演练地快速建立起接待和撤离中心(RDC)和现场行动协调中心(OSOCC),省厅通过协调系统小程序下达出发命令,通知各队伍接待和撤离中心(RDC)所在的位置。
12支队伍冒雨赶到演练基地,将“演练即实战”的理念镌刻在风雨交加的演练场上。队伍到达现场后,根据演练计划进行了演练分区、建立营地,领取了灾情简报并会商救援行动方案。
各队伍到达营地
各队伍搭建营地
随后,各队伍的队员们便在集训总教官、山东红十字水上救援队负责人朱光鹏及山西天龙救援队项目经理武振宇的指导下,进行了基础水域救援常识的学习和综合练习。学习内容涵盖水域救援基础救援技能练习、无动力操舟、冲锋舟驾驶、离靠岸驾驶、快速救援、活饵救援、编队行驶、故障船只拖曳、冲锋舟保养等。
河北省应急管理厅秦少朋副处长、石家庄市应急管理局预案与救援协调处包程晖、雄安新区应急管理局肖刚观摩了演练,并对队伍的表现给予肯定。
朱光鹏教官授课
武振宇教官授课
与此同时,为了增强队长及骨干对演练机制的理解和认识,本次活动组织队长及队伍骨干开展响应机制建设交流及案例分享环节。作为本次学习交流的组织者和协作者,基金会救灾协调会总干事佟欣然介绍:“希望能够通过持续的交流以及联合演练,增强队伍间的相互信任、提升大家对现场协作的重视和能力。”
活动中,石家庄蓝天救援队督察组长王飞做了现场协调机制工作内容及程序的介绍,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应急救援服务分会副理事长郝南根据多年在洪涝灾害中的行动经验,系统地介绍了社会组织参与应急响应中的决策方法。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会长石欣分享了广东省社会应急力量协调机制和案例。
活动还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北师大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强进行分享和交流,他强调,“在气候变化灾害风险加剧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要积极适应和迎接挑战,用更深度的合作、更创新的技术应用,探索适合本区域响应模式,打造协同样板,推动国家应急响应能力建设。”
石家庄蓝天救援队队长薛令涛说:“去年以来,美团公益基金会和壹基金通过本项目对河北省社会应急力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这次演练和集训对队伍发展有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提升了队伍水域救援技能,为今后救援实战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增强了不同队伍间的协同救援能力,提升了多支队伍联合救援的效率及质量;三是活动要求各队伍自行保障72小时后勤,锻炼了队伍外出救援期间的自我保障能力;四是积极探索了不同队伍间的联合救援机制建设,为河北省应急管理厅的社会应急力量高效指挥提供了案例支持。”
沧州市蓝天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长李斌说:“本项目在河北省落地实施不是简单的一两次活动举办,而是持续的发展陪伴。项目对队伍的装备支持改善了队伍基础条件,连续的培训和集训极大提升了队伍水域应急救援的技术能力。本次联合演练更是增强了队伍间的了解,初步建立了队伍协作的默契,提升了队伍联合救援能力。”
汶川地震后,我国社会应急救援队在灾害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获得认可。《“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提出引导社会应急力量有序发展,加强应急力量建设。2024年,壹基金与美团公益联合发起美团防灾减灾救灾水域救援社会力量发展计划,全面提升河北当地协同应急机制,推动社会救援力量与政府体系的无缝对接,并通过知识梳理、学习平台搭建、专业装备设施资助等激励措施,提升属地化社会应急救援队水域应急能力,希望队伍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挽救生命、减少损失,为应对气候变暖引发的北方洪涝灾害提供可复制的韧性解决方案。
目前,河北省已经有社会应急救援队100支左右。前期已经通过本项目培育了26支社会应急救援队伍。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期间,项目开展区域响应机制建设演练及水域救援技能集训活动,在提升和检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实操能力的同时,推动区域性“政企社”及“社社”协同机制的完善。
指导单位
河北省应急管理厅救援协调与预案管理处
协助单位:
雄安新区应急管理局
联合主办单位:
石家庄蓝天救援队
承办单位:
邯郸市红十字中安防减灾服务中心
基金会救灾协调会
成都艾特公益服务中心
协办单位:
山西天龙救援队
深圳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
沧州红十字蓝天应急救援服务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爱心支持:
北京美团公益基金会
参演队伍:
石家庄蓝天救援队
沧州红十字蓝天应急救援服务中心
定州蓝天救援队
保定市逆行者应急救援队
高碑店新时代应急救援队
鹿泉八方救援队
衡水市中安救援队
文安县山鹰志愿服中心
鹿泉区水淼应急救援服务中心
平山县太行应急救援服务中心
河北雄安新区雄风救援队
容城县蓝天应急救援服务中心
壹基金安全家园计划是一个村(社区)防灾减灾项目,通过资助社会组织深入基层,推动村(社区)志愿者救援队伍建设,为队伍配置应急装备和物资,推动队伍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开展日常及灾时的应急志愿服务,协同社区居民开展风险排查、应急预案制订与完善、应急演练、紧急救援等风险治理活动,提升社区灾害应对能力。
2015年至2024年底,项目累计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99个县(市、区)支持近426家社会组织在1843个村/社区开展,培养社区志愿者救援队队员超4.46万名,累计惠及社区居民近66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