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地区的篮球公益,不是只能奢谈梦想

文章作者:懒熊体育

在四川南部,大小凉山交界处,有一个镶嵌在群山之中的马边彝族自治县。马边河蜿蜒流过,将县城一分为二,沿河而上,散布着许多紧邻河流的村镇,建设镇光辉中心校,就坐落在离县城五公里的上游河边。

当地人向懒熊体育介绍,镇上大部分人原来住在几十里外的山上,近年来经由易地搬迁,被集中安置在沿岸新盖的居民区。这些“新居民”中有好几百学龄儿童,当地政府于是在安置区设立了新学校。但是,一些学生却不愿意转学,坚持留在光辉中心校——因为这里有篮球。

在群山环抱的马边,光辉中心校因篮球而小有名气。4月26日,一场由阿里公益、壹基金共同合作,支持国内著名篮球厂牌瓷器厂发起的“瓷场计划”公益篮球赛,在光辉中心校举办。比赛中,这些最大不过12岁的小球员,似乎对围满球场的人和好几台摄像机的架势显示出些许紧张,场上失误频频,球员们在球场两端来回冲刺。不过不管是谁,摘下篮板后都会抬头观察,然后甩狙一般,将球高高抛给下快攻的队友。看得出来,这是教练多次强调后练成的习惯。

实际上,场上比赛的小球员们尽管看起来黑黑瘦瘦、个子不高,但有好几位都曾代表学校,在乐山市和四川省的小篮球比赛中拿过冠军。


“好玩”是学生参与篮球的最大动机

以往,偏远地区的校园篮球故事里,走出大山、实现梦想,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一种叙事。但这些山里孩子七嘴八舌关于篮球的话语中,很少直接听到“梦想”这个词,被问到为什么要打篮球,他们更常提及的词是:好玩。

球赛当天,阿里公益邀请著名解说员苏群来为小朋友解说比赛。解说过程中,苏群将一个穿3号球衣的小男生叫到身旁鼓励,夸他是个好锋线苗子,“中国男篮就缺好的锋线”。不过,这个叫吉明的男生,没能接收到这番夸赞的弦外之音,他反倒对懒熊体育坦诚“自己不太爽”,因为刚刚没打好,输了本可以赢下的比赛。

吉明在发边线球

一年级的西美站在底线附近一边看比赛,一边得意地说自己投过眼前这个新竖起的篮框。问及长大后想不想加入校队,西美先是害羞地否认,仔细思考一阵后又改了口,“因为打篮球很好玩。”场边一群四年级的女生,同样用“好玩”来回答为什么想打篮球的提问,其中一个女生还补充,篮球“可以跟别人比实力,想跟NBA比实力”。

阿付是这群孩子中的小明星,帮校队多次夺冠。因为长期在外务工,阿付的父亲从来没有看过儿子的比赛。他父亲告诉懒熊体育,虽然有点担心打篮球就不顾学习,但孩子经常在家里说喜欢篮球,也就随他去打了。

篮球从业者、媒体和资深球迷们,对于任何场合中显露出的篮球天赋,都会情不自禁抱有一种期待,且习惯将与篮球有关的一切动向,和中国男篮、和发展中国篮球的宏大事业联系在一起。不过,对于这些山区长大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篮球在校园生活中所承担的角色也许十分有限,只是课余的一项活动——觉得喜欢,所以参与,然后尽力赢球,此外并不会额外赋予其太多的期待。

但篮球在这里又十分特别,并不算大的操场上,排布着三块小篮球场,一块刚刚新建的专业篮球场。一颗小篮球,学生们喜欢它,即使是中午最热的时候,三个球场上都挤着投篮的学生;老师们重视它,每个班级的门口都有个装满篮球的铁框,大课间活动还组织篮球操。可能,那位才一年级的小女孩西美、被苏群夸过的吉明、甚至阿付的父亲都不太知道,他们小小年纪喜欢上的事情,怎么是篮球呢?答案或许很简单,因为大家都在打球,所以篮球成了共同的快乐之源。

小球场中午也挤满了学生


有比赛打,是学校推广篮球的直接动力

孩子们的这一快乐之源,奔涌进课间闲暇的时间并不算长,具体来说不到5年。校队教练、同时也是数学老师的钟晓松向懒熊体育详述了学校开展篮球活动的过程。

2018年,学校有许多寄宿生放学后没有事情做,钟晓松和其他几位喜欢篮球的老师便合计着,与其让他们疯玩,不如把他们组织起来练一练篮球。正好当时县里有中小学生篮球比赛,于是,这些刚刚接触篮球的孩子,在四位数学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比赛,结果,男女队都拿了冠军。

一年后,当地教育部门通知学校去参加中国小篮球联赛乐山站比赛。这项小篮球赛事,显然更加正规,不仅规则不一样,对年龄也有要求。因此,老师们临时组织了U8和U10两支队伍去参赛,结果小组没能出线。但U8组拿到3胜1负的成绩,让大家都觉得“应该可以练得出来”。

学校领导重视,老师们带队意愿强烈,随后几年时间里,光辉中心校的U8和U10两支队伍,以“七彩光辉”的队名连续参加乐山市少儿篮球俱乐部联赛和中国小篮球联赛,并在2021年获得了中国小篮球联赛四川省总决赛U10混合组冠军。今年4月,学校正式组建出U8\U10\U12三个年龄段队伍。

钟晓松告诉懒熊体育:“我们组建校队,是为了给我们的孩子普及篮球,让我们学校小篮球作为一个特色。”在马边这所学校,让课后疯玩的孩子有点事做、在比赛中看到训练效果,然后建设校园特色项目,是非常实际、却也无比实在的发展篮球的动力。

在体育运动进入校园的过程中,比赛往往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有了比赛,校方就有了组建队伍、推广运动的契机;家长可以看到孩子的训练成果;学生则拥有展示自己的平台。校方和学生的参与热情一旦被点燃,体育运动也会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正如乐山市少儿篮球俱乐部联赛和中国小篮球联赛的出现,成了光辉中心校发展篮球的助推剂。


围绕赛事做普及,需要多方出力

2017年,中国篮协启动小篮球发展计划,并出台《小篮球规则》。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在启动仪式上曾表示,实施小篮球发展计划,目的是吸引更多少年儿童参与到篮球运动中,而小篮球运动的推广,将以小篮球联赛为引领。根据《中国体育报》的报导,当年12月,首届四川省小篮球总决赛就在成都举办,而参赛的16所学校是“精心挑选”出来的。

2021年,中国小篮球联赛四川省总决赛已经发展到设有U8组、U10男子组、U10混合组、U12男子组、U12女子组五个组别,共有来自全省11个参赛市州50支代表队400余名学生参加。光辉中心校U10混合组正是在这次比赛中拿到冠军。当年,有阿付的这支“七彩光辉”队,又是从乐山赛区89支队伍、500多名参赛球员中脱颖而出的。

参与到本次活动的苏群向懒熊体育谈了自己的看法。据他介绍,传统篮球青训属于点对点掐尖,发现哪个孩子不错就“提溜”走了,无法助推大范围篮球文化的形成。因此,校园篮球推广的重点应该是普及。现在小篮球在全国开展得非常普遍,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好苗子不是拔出来的,而是从人堆里冒出来的。但篮球的普及,依然需要各地区教育部门,主导更多赛事的举办。

苏群认为,体教分离是当下仍旧面临的现实情况。体育总局属于监管机构,体育部门较难插手校园活动,再加上目前篮协深入基层的能力有限,校园篮球的推广还得靠教育部门。后者拥有非常广大的网络,可以直接覆盖学校与学生,在全国性赛事之下,铺陈以省、市、地区乃至县为单位的地方赛事体系。

近年来,在马边彝族自治县这样较为偏远的地区,篮球运动确实在校园内获得了一定发展。壹基金合作发展顾问曹剑琛告诉懒熊体育,像光辉中心校这种山区学校,很多小孩以前连双能够穿着打球的鞋子都没有,现在的情况要好很多。在选择合作学校的时候,壹基金会特别留意当地教育部门是否重视体育推广,根据他的观察,从2016年到现在,明显感受到有关部门推动体育运动进校园的力度在加大。

在一、二线城市,随着年轻家长愈发重视体育教育,愿意倾注时间和金钱培养下一代的运动爱好,体育培训机构在青少年篮球的推广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可在光辉中心校、在马边、在偏远地区成长的孩子们,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在这些地区,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重视、教师的参与以及社会力量的介入,成为推广篮球的三驾马车。


撒播篮球的种子

4月26日,马边河畔的这场篮球赛,正是此种背景下举办的篮球推广公益活动。本次活动由阿里公益发起,瓷器厂“和瓷共振”品牌提供慈善基金,通过壹基金壹乐园公益计划,为本就有着较好篮球氛围的光辉中心校捐赠了一个专业篮球场及配套硬件设施。

此次项目的捐赠方,瓷器厂很早就提出了#和瓷共振 品牌计划,而#和瓷共振 的使命便在于“用篮球的力量去做不止篮球的事情”。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获得公募资格的平台,阿里公益通过“公益宝贝”计划和公益网店持续的筹款支持,多年来持续在乡村教育和体育类公益项目上发力。近期,平台开发新的公益模式,允许品牌进行定点捐赠,瓷器厂便是通过这种模式进入到本次活动中。至于壹基金的壹乐园运动汇项目,本就是2011年便已推出,为乡村学校建设运动场地、提供运动器材,开发趣味体育活动、培训体育教师的公益项目,有着丰富的执行经验和资源。三者的合作,为品牌通过阿里公益平台定向直捐到合适的基金会,并共创公益项目提供了成功经验。

瓷器厂旗下达人,亲身参与到本次活动的曹岩,退役前曾是前CBA八一队球员。他向懒熊体育提到,国内的篮球爱好者可能有数千万,但是真正能以打球为职业的人也许只有几百个,比起灌输“为篮球刻苦训练”,甚至以此为职业梦想的理念,他更希望在与山区孩子的接触中,把篮球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和人格培养的手段,把好的篮球氛围传达给更多人。

活动结束后,一个学生与曹岩进行单挑。

基于篮球兴趣普及的设想,于是有了新球场上的公益篮球赛、有了著名篮球解说员苏群的到场解说、有了瓷器厂旗下达人曹岩、谷玥灼等人的带训指挥。与知名球星、专业解说员的直接接触,有助于让孩子们更加喜欢篮球,激发参与篮球的热情。

推广校园篮球、扩大基层参与人口,可以让有天赋的孩子们能够被尽可能发掘,输送到更高的舞台。但在此之前,需要创立更多校园赛事,需要更多学校愿意发展这项运动,需要让更多普通孩子觉得篮球“好玩”。如此,社会公益力量的关注也将成为有源之水,灌溉进中国篮球发展的潮流。

届时,篮球将成为一种载体,不仅可以承载职业篮球梦想,也可以作为人格培育的手段,甚至可以提供给山区孩子更多生活的可能性。钟晓松告诉懒熊体育,就在上一学期,学校篮球队有三个孩子被体校选走练拳击去了。他想,篮球这条路不是每个人都走得通,但是通过打篮球、通过小篮球联赛这样的平台,通过公益活动获得的关注,也许可以让孩子们有其他路走。

在谈篮球梦之前,需要做的事情也许还有挺多。活动当天,看着新球场上满场飞奔的学生,钟晓松感到一丝轻松,因为他不用为学生摔在水泥地而紧张了。

相关新闻

点击订阅,把公益带在身边

订阅我们的电子报,接收有关壹基金服务的更多资讯。订阅即表示您已阅读并同意我们的隐私条款